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放眼长远-《国潮1980》
第(2/3)页
总之,绝不会无谓的闲置。
也正因为有了宁卫民这样的保障,小顾才会完全按照宁卫民的要求,在距离电子一条街更远一点的地方找到了一处符合他要求的地点,今天就是来看现场的。
实际上,他们一行人驾驶汽车离开了电子一条街的范畴后,又往北开了足足七百米,才最终停在了一个濒临倒闭的电子开关厂门前。
还别看距离电子一条街只有七百米的距离,但这边的景象可是背道而驰,极为荒僻。
这个开关厂的位置虽然守着大马路,可除了尘土和呼呼作响的大风之外,这里的行人和车辆少得可怜。
路边除了两个孤零零的公共汽车站的牌子,几乎一无所有,都是一长溜厂区范围内的砖墙,连一辆靠墙停放的自行车都找不着,连卖鸡蛋小米的,收破烂的都不往这儿来。
就是小顾想进这道紧锁的大铁门,还在门外狂按喇叭几分钟,才有人吱吱扭扭的把门打开来,让他们的汽车开了进去。
“顾总,这儿不行吧,也太荒凉了……”
还没下车,跟班儿中的其中之一就开始撇嘴,很是嫌弃似的。
丝毫也不看好这儿的商业前途。
“少废话,你是老板我是老板?一会儿把嘴给我闭上,别胡说八道的。”
顾明海可不惯他毛病,呵斥了一句,拔了车钥匙,拿起自己的大哥大,果断下车,和来迎接自己的人打招呼。
要说大哥大这东西就是有效。
虽然一直都是电话联系,今天只是第一次见面,可出来迎接客人的开关厂厂长,还是通过这东西,一眼就确认了顾明海的身份。
“顾总吧?您好您好,您可真是年轻有为啊。”
“好说好说,您是刘厂长吧,那您就带我在咱们厂里先转一圈吧……”
顾明海也不客气,此后就大大方方的跟在刘厂长身后四处观察,听他介绍厂里的情况。
因为有了宁卫民的指示,而且皮尔卡顿大厦的建设项目,顾明海也是参与者之一。
所以他看到的东西自然和别人不一样。
没错,这里是够荒僻的,门口的公共汽车也只有一两路。
简直让他忍不住想唱一曲最近刚流行起来的那首歌,“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,走在无垠的旷野中,凄厉的北风吹过,漫漫的黄沙掠过……”
可也正因为这样,这个工厂才不会要出什么高价来。
尤其宁卫民还对他有言在先,万贯家财,不如烂地十亩。
万贯家财总有一天花光,烂地却是每年都有产出。
既然这里距离电子一条街那么近,只要真像宁卫民所说,这里已经成了政府圈定的重要科技产业扶植基地,用不了一两年,就一定会迎来爆炸式的发展和扩张。
那么真要改建成市场,肯定沾光啊。
到时候,哪怕放羊似的出租,没点头脑地收租,也能没风没雨混个温饱。
何况这个厂子的规模也不算小了,办公地点是个占地两千多平米的三层楼,稍微改造一下就能用。
估计加固下结构,再加盖一两层也不是大问题。
厂房和库房也是现成的,还带了一大片院子空场可以加盖建筑物。
厂房窗户整一下,电线电灯重新拉一下,一个车间就能放得下四十来户大柜台。
这个地方全部面积大概有八千平米,真要推倒盖起商场来,起码也能追上一半的天桥百货商场。
除了门前太冷清,还真什么毛病,的确是一块好地方。
至于没人气,那还不好办?
商场改好了,就让赵大庆的广告公司帮忙在各路媒体上打打广告。
何况屋顶还能放铁架子呢,就像赵大庆最近忙活的那些户外广告的样式。
他也能在楼顶上做个四扇门板那么大的铁架子,在上面贴四张白铁皮,再刷上雪白的油漆,让人拿红漆写上桌子大的两排美术字,就写‘中关村电子市场’。
相信,哪怕远隔七百米,可电子一条街上的人,还是抬头就能看见。
那想租地方经营的人,还不跑过来看看?
这还不算,就连这个厂长干也是个实在人,基本上算是没心计的。
他连厂子已经对外承包过两次,一次比一次烂,亏损越来越严重,货物积压根本卖不出去,还欠了外债七十几万。
工人已经两月没拿到足额的工资,这些的情况都说了。
第(2/3)页